百年福善地千年传世情
24小时热线电话
024-66688236
24小时免费咨询
免费专车接送
一对一陪同指导
优惠信息
中华民族丧葬文化——对死亡的“避讳”用词是文化的继承,生命的延续。
发布时间:2023-11-17

草木无情,有时飘零。人为动物,惟物之灵。百忧感其心,万事劳其形。


中华文明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对死亡和葬礼的记载。但人们一直很避讳“死亡”,总是不愿意提及死亡,总是想回避死亡,但又不得不面对死亡。人们在规范礼法的同时又不得不规范死亡的礼仪。例如在古代天子的死叫“崩”,诸侯的死叫“薨”,大夫的死叫“卒”,士之死叫“不录”,庶人的死才叫“死”。人们用不同文字来含蓄的表达了死亡,同时也标识了逝者的社会地位和等级。就像今人对英雄的死叫“牺牲”一样,这是当今社会人们赋予死亡的最新意义。

生死有别。古人对待死亡的用词中还能看出血缘与亲属关系。《礼记·曲礼》中记载“祭王父曰:皇祖考,王母曰:皇祖妣。父曰:皇考,母曰:皇妣。夫曰:皇辟。生曰:父,曰:母,曰:妻,死曰:考,曰:妣,曰:嫔”。用称谓隔绝了阴阳,用逝者生前的身份还来确定死后的身份。


长幼有别。婴儿之死叫“夭折”,“弃养”,“早逝”,“无服之丧”。长者之死叫“仙逝”,“辞世”,“逝世”,“过世”,“谢世”,“长眠”。短命之死叫“早逝”,“夭亡”,“短折”。高龄之死叫“寿终正寝”,“百年”。古人对英年早逝的无线惋惜,对寿终正寝的些许安慰,种种哀婉、隐秘的情感,仅仅使用“死亡”二字是无法准确表达的。


如果说“辞世”、“夭折”是古人对逝者哀婉的表达,那么在佛教、道教的思想影响下,人们对死亡又有了更哲学的认识。人们通过宗教在生存的此岸送走逝者,又在彼岸的世界找到了对死亡新的称谓。


苏东坡的《前赤壁赋》中“飘飘乎如遗世独立,羽化而登仙”。在道教中死亡并不存在,所以道教中没有“死亡”的称谓,之有“羽化飞升”的称谓。


在佛教中,生存与死亡毫无区别。佛教中对死亡的替代词很多,有“涅槃,圆寂,归真,归寂,灭度,迁化,顺世”等等。死亡在佛教中不是终结而是修行的最高境界,是佛的象征,是佛教领域赋予的最高荣誉。


人们对死亡称谓的变化,代表对生者对逝者的态度和感情。人们更试图通过宗教的手段,寻找到令逝者身安、神安,令生者心安欣慰的终极拯救办法。